配合政府建設台灣地區成為全球運籌中心政策,在政府各相關部會及企業通力合作之下,國際物流中心之發展在近年來亦漸顯出成果,例如倉儲轉運中心、台糖國際物流園區、陽明海運轉投資的好好物流公司等已在物流業界打響名號,其他尚有科學城物流、友聯儲運、盛達航空貨運、遠翔空運倉儲、京揚國際等積極佈署欲投入國際物流行業。另外國際知名的快遞公司包括UPS 、FEDEX、L及TNT 等亦在台灣擴大投資規模與範圍,並與國內業者建立策略聯盟。對國內業者而言,除了彼此業務之合作與拓展外,更可提昇物流知識與技術。國際物流中心發展之著眼點在於國內產業漸趨國際化,勢須融入全球產業供應鏈體系之一環,高效率的國際物流是產業國際化所必須。貨品的運送、報關、經由海、空運到達目的國,再由其內陸運輸送至目的地,這一連串的服務要如何高效率化,除了業者及相關設備與設施之外,政府相關管理法令亦必須配合,政府已發布「物流中心貨物通關辦法」並積極推廣。
國際物流中心具有以下幾項特色:
1. 24 小時通關,並與海關電腦連線報關。
2.自主管理,倉儲管控作業均以資訊傳輸方式辦理,海關不派員進駐,但是採不定
期事後稽核。
3.海關不派員押運,貨物運輸由物流中心或與其訂定契約之運輸業辦理。
4.進儲之貨物無存儲時間之限制。
5.海關以風險管理理念降低查驗比率,簡化作業流程,加速通關。
6.可進儲並從事因物流所引發之簡單加工。
物流資訊系統架構圖:
物流資訊系統流程圖:
通路決策必須朝下列五項目標努力:
1、銷售機會的最大化
2、顧客服務的最佳化
3、流通成本的最小化
4、物流資訊的同步化
5、企業獲利的最高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