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物流運送過程中,常使用的一些資訊系統:
- 訂單管理系統 (Order Management System)
交易雙方的合作關係是從收到訂單開始到收到應收帳款為止,顧客訂單是企業營運的開始,在顧客訂單產生後,企業才能進行之後的採購、製造、配銷等企業主要活動。因此企業為了處理及服務顧客訂單,企業內的訂單管理機制就變的相當重要,扮演企業和顧客間溝通及協調的角色。在電子商務時代下,網際網路及資訊科技的日益進步,使得以往快速回應顧客所需花費的成本大量降低,且在以「顧客導向」的競爭環境中,如何能夠使快速滿足顧客需求,縮短訂單滿足的前置時間(Order Fulfillment Cycle Time)成為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
訂單管理通常包含了以下活動:(1)顧客訂單處理(Order Processing)(2)訂單確認(Order Confirmation):確定訂單內容(包括產品的規格及交易條件)、(3)訂單的揀料與出貨(Order Picking and shipping)、(4)配送(Delivery)、(5)發票處理(Billing)與(6)應收帳款處理(Collection)等。
近年來,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觀念受到重視以及電子商務盛行,因此對訂單管理的功能界定有更廣的看法。認為訂單管理為一個用來整合製造和配銷系統的企業流程,其目標為規劃和監控滿足生產/服務訂單的相關活動,以滿足顧客需求。因此,訂單管理必須具備協調分配資源的功能。對於以製造為主的企業而言,透過訂單管理系統可以掌握企業資源使用的情況,以最佳的方式分配資源,發揮企業供應鏈的功能,達到彈性滿足顧客要求之目標,在收到客戶訂單時,可快速分配企業所能供給的資源,回覆顧客交期以及可允訂貨數量,真正達到快速滿足顧客需求的最終目標。
- 倉儲管理系統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
倉儲管理資訊系統(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目的為有效、及時的控制商品在倉庫中之移動及儲存。同時並包含了製造排程、運輸管理、訂單管理、和財務管理等相關活動。
倉儲管理資訊系統是提供物流中心建立一個反應快速且控制精準的銷售通路之後勤支援。其功能在物流中心的所有資訊系統中佔最核心且最重要的一部份,具備進貨、入庫(儲存)、揀貨、出貨等基本資訊處理的管理功能。軟體供應商對於WMS 細節的設定及處理基本邏輯,係基於品項、位置、品質、實施單位和訂單資訊的結合,來決定如何將儲存、揀貨等作業能夠有順序地執行,系統的功能可依不同的倉儲特性來規劃功能需求。一些較完整的倉儲管理資訊系統,除了基本的物流倉儲管理資訊系統功能外,更具備與其它的商業系統連接或是延伸去控制物流搬運設備介面等的資訊傳送功能,更重要的是可分別依使用者不同的管理方式而有不同的系統功能修正,以提供更進階的決策支援系統功能。
- 運輸配送系統 (Transportation/Distribution Support System)
運輸系統主要功能是協助進行車輛、途程、裝車等指派作業。一般來說,TDSS主要由以下相關技術所組成:排程與派車系統技術、路徑/途程網路規劃技術、無線通信/GPS/GIS整合技術、行車記錄監控系統、配送安全、效率與指揮管制技術、輸配送成本架構、物流中心內、外部物流作業整合。
物流倉儲配銷資源系統架構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